
2023年3月16日,畅销书《芯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台湾台北举行的《天下》半导体论坛发表演说
中共近日出台的“十五五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作为七大主要目标之一,且高居第二位,这是“十四五”所没有的,显然在为中共科技野心服务。
稍作回溯。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十四五”时,当局首次提出“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10月“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所谓“科技强国”。请注意,中共“百年目标”是2049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科技强国”目标居然被提前了15年(这之前的科技创新“三步走”是:到202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49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这意味着,不仅是中共科技野心的空前膨胀,更重要的是中共将科技作为其实现全球野心的工具(用中共的话说,就是“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可以预计,“十五五”(2026—2030),中共将全力争夺科技霸权,中美科技战将前所未有的激烈,中美科技链分化已不可逆转(例如,微软、亚马逊与谷歌加快服务器及产品生产线移出中国转,英伟达在中国高端AI芯片市场销售近乎归零)。
鉴于中共政权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的邪恶性质,中共所谓的“科技强国”完全沦为国家权力工具,而非为增进中国人民和人类的福祉。如果实现,其恐怖程度将远超二战时的纳粹德国。
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要求在“十五五”时期取得“决定性进展”。中共“十五五建议”中,46次提到“科技”。与“十四五”相比,“十五五”规划不仅要求科技“自立自强”,更强调了“高水平”。
虽然,中共也自知“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但仍提出上述野心勃勃的政策目标,图谋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是其自认为可以跟美国扳手腕了。例如,中共科技部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社会研发(R&D)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等等。
不过,至少有三大问题阻碍着中共实现“科技强国”与十五五“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目标。其一,中国经济大盘动摇,经济支撑力度不足;其二,中共科研体制问题重重、科研风气恶劣;其三,美中科技战加剧,中国发展科技的国际环境势必严重恶化,中西科技差距可能加大。本文仅讨论第三项。
美中科技战:川普的两个大招
中国与美西方的科技差距,总体来看还比较大。举例而言,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常年都是逆差,而且是世界上第二大逆差国。从表1可知,“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知识产权出口没有多大起色,而逆差都在300亿美元以上。这反映出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表1:“十四五”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国际收支数据(亿美元)
年度
出口
进口
逆差
备注
2025
35
231
183
上半年
2024
101
458
357
逆差增长12%,主要是研发成果使用费支出增加
2023
110
427
317
逆差增长2%
2022
133
445
312
逆差下降11%,主要是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增加
2021
117
468
351
逆差增长20%,在服务贸易逆差中排名第二
数据来源: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21-2025)
而美国正是中国进口知识产权的主要国家。今年美中关税战2.0开打后,中共发表《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其中罗列了2017-2023年的美国对华知识产权出口数据。据统计,美国从中国获取知识产权使用费,占美国从全球获取知识产权使用费总额的5%。足见中美科技差距之大。
知识产权,在美国对华服务出口贸易中高居第二位。但是,数据的波动比较大,2023年中国进口额已低于2017年了。显然,这跟美中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拜登政府与中共打科技战,是“小院高墙”,尚留有很大余地。川普再次执政后,科技战已经显着升级。
且不谈川普政府升级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让我们看看其在国际合作领域的纵横捭阖。
例如,川普政府正有效锁定合作伙伴,签署塑造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的协议。9月,川普访问英国,英美签署“历史性”的《科技繁荣协议》(TPD),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民用核能等飞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合作。其中,微软、谷歌、英伟达、OpenAI和“核心编织”等美国顶尖科技和人工智能公司承诺斥资310亿英镑(约合420亿美元),用于提升英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涵盖数据中心、计算机芯片以及人工智能背后的处理能力等。
日本在先进材料、机器人和太空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在储存芯片生产方面占有主导地位。川普善用日韩等专业技术。10月底的亚洲行,川普又与日、韩签署《技术繁荣协议》(TPD),旨在通过促进AI、半导体、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太空、6G等技术领域的合作,开启“创新黄金时代”。
日本科学技术担当相小野田纪美称:“在重要技术霸权之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日美)两国紧密合作极其重要。”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Michael Kratsios则强调:“川普政府正通过与日韩等盟友推动双边合作伙伴关系,重新定义美国的技术领导地位。”“每一项TPD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将加速科学发现,并共同引领一个由我们和伙伴驱动的创新新时代。”
又如,川普政府7月底发布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赢得AI竞赛: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及三项行政命令。这被解读为一套“组合拳”,核心目标有三:加速AI技术创新;强化AI基础设施;出口体现美国价值观的技术。
这项战略直指中共,表示要“对抗中(共)国在国际治理机构的影响力”。该《行动计划》说:“正如我们赢得了太空竞赛,美国及其盟友也必须赢得这场AI竞赛”。
针对近年中共在开发中国家推广人脸识别等AI系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美国政府宣布将启动“全端AI出口包”(AI Tech Stack Package),推广从硬体、基础模型、应用、治理框架等的完整技术体系,意图减少全球南方国家对中国技术的依赖。BBC评论说,美国意欲在AI的多个关键战场上和中(共)国一较高下。
川普的这些动作,再加上其剑指中共的全球“对等关税”,关税战+科技战,是中共的国际处境严重恶化。中共过去几十年从美西方源源不断获取科技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中共当然知道国际环境的重要,却乏长策。2022年《求是》刊发的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文,五点政策中的第四点就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说易行难。2023年11月,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共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反应了了。今年3月,中共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中共政府已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二百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两个国际大科学计划,等等。可这一切,都远远抵消不了美西方与中共的“科技脱钩”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结语
从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20世纪90年代的“科教兴国战略”,到胡锦涛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习*近*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强国”,中共长期对科技抱有一种妄想。
但是,中国科技仍长期落后。当今,中共以世界第二大的R&D投入、世界第一的研发人员总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的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两年位居全球第一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其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在世界上也只是第10位(2024年为第11位)。显示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低、浮夸风盛行,里面问题重重,中共改革喊了几十年,也无法解决。
不难想见,在美中科技战激化、中国经济大盘动摇的大背景下,中共的“科技强国”最终难免化为泡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