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图:翻摄自瓦德富尔的X
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基督民主联盟党籍)日前取消本周前往北京拜会的行程,德国媒体普遍赞扬他不接受中国要求他修正批评的作风。然而,《明镜》(der Spiegel)却发现担任财政部长兼副总理的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社会民主党党魁)仍打算前往北京,两个执政党的中国政策显然不同。
《明镜》稍早以〈与北京强硬还是对话?取决于你问谁〉报导德国联合执政的两大党对北京的路线不一致。
报导指出,北京当局在瓦德富尔访华前夕,要求他收回对台湾和乌克兰政策的批评。但这位德国外长没有照办。此后,据德国外交部官方声明,北京只确认了与 中共外交部长王毅的会晤,没有其他安排。瓦德富尔随即在出发前取消行程。
尽管《明镜》等德国媒体普遍称许,瓦德富尔拒绝对中国让步是正确与勇敢的决定,这项决定还是遭到其执政联盟伙伴的批评。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阿梅托维奇(Adis Ahmetović)声称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尤其是在全球紧张局势下,与中国直接对话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德国的对中国战略。”
德国联合执政的右派大党基督民主联盟/基督社会联盟似乎正冒着与北京发生冲突的风险,而左派的社民党却似乎在努力寻求共识。《明镜》质问,这难道是联邦总理梅尔茨(Joachim-Friedrich Martin Josef Merz)执政初期承诺的统一外交政策吗?
阿梅托维奇呼吁制定新的对中国战略,却令基民盟领导的外交部感到意外。毕竟,就在两年前,在社民党总理萧兹(Olaf Scholz)的领导下,执政联盟才宣布了新的对中战略。该战略谈到系统性竞争,与德、中两国在国际秩序原则的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明镜》质问,对于一份由总理府和相关部门历时数月协调的文件来说,这64页的文件读起来却出奇地清晰。对某些联合执政的同志来说,是不是太清晰了?
无论如何,社民党和基民盟/基社盟似乎在对中国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一边是外交手段,另一边是强硬态度。
《明镜》也发现中共官方也正在淡化此事。另一方面,亲政府的《环球时报》则对社民党政客阿梅托维奇大加赞赏。这篇共产党喉舌的标题写道:“德国政客呼吁对话,并呼吁改变对中国政策。”
《明镜》指出,德国财政部长兼副总理克林贝尔即将出访,这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两大执政联盟奉行不同对中国政策的印象。这位社民党领袖将于11月中旬飞往北京,参加德中财金对话。这次访问已筹划一段时间,但由于当前局势,其意义愈发重大。
社民党领导阶层对这种印象感到不满,并正努力减少伤害。社民党强调,克林贝尔计划于11月参加的对话模式自2015年以来就一直存在。这次对话也曾在克林贝尔的前任财政部长任期内进行,且是事先规划好的。社民党不希望此举被解读为对中国战略改变的迹象,该党也对基民盟外交部长的拒绝表示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