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通缩”来了!中共编造数据 难掩脆弱的经济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习式通缩”来了!中共编造数据 难掩脆弱的经济
“习式通缩”并非宏观经济的偶发现象,而是深层悲观情绪的体现。家庭延迟消费,寄希望于物价下跌。企业缩减投资,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难以扩大利润空间。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政策驱动的转移支付和补贴,而非生产性产出。创新能力、制造业效率和出口竞争力都因中共的干预而黯然失色。

2025年7月15日,中国上海街头,一个萤幕显示的GDP数据

中共官方对2025年经济复苏的描绘就如经典教科书式的魔幻。政府宣称,上半年GDP增长率为5%,表面数据也显示经济已从疫情时期的停滞中反弹。

数据中的海市蜃楼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是中国脆弱的经济结构——依赖举债、长期通缩以及人为操控的不透明性。对于全球市场和政策制定者而言,危险不仅在于其脆弱性本身,还在于持续把中国错误地当成稳定、可预测的经济伙伴。

例如,7月份工业产出同比增长6.1%,出口同比意外增长7.2%。然而,这些数据都是精心编造的。零售增速放缓至仅3.7%,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停滞在0.0%。

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32个月下降,使中国成为持续的通缩输出国。高盛预计,中国全年CPI将保持在0.8%。同时,批发价格持续下滑,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3%。

通缩是政策的必然后果

这种“习式通缩”并非宏观经济的偶发现象,而是深层悲观情绪的体现。家庭延迟消费,寄希望于物价下跌。企业缩减投资,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难以扩大利润空间。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政策驱动的转移支付和补贴,而非生产性产出。创新能力、制造业效率和出口竞争力都因中共的干预而黯然失色。

2024年10月18日,上班早高峰时段,北京中央商务区的上班族从在建的新办公楼旁走过

中共的应对措施是加大财政干预力度。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暂时刺激了消费,但其经济效应持续时间很短,仅以月计。一旦刺激措施退出,需求便会回落。更糟的是,为这些措施提供资金的负担落在地方政府身上,而地方政府已经因土地销售下滑、税收收入大幅下降而财力枯竭。

债务成为生命线

这种模式深藏的结构性风险十分严峻。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规模已经引起官方债权人的担忧。惠誉评级警告称,超过8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债务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粤开证券等分析师估计,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51万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到非生产性或政治导向的项目中。自2020年以来,由于预算外融资和刺激性支出,债务规模几乎翻了一倍。这并非真正的经济刺激,而是为表现不佳的实体输液维持运转,推迟必要的结构调整。

这些做法带来了次级风险。随着地方政府将资源用于还债,他们为医疗、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的能力将受到削弱。对于外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而言,明显的风险信号是:地方合作伙伴可能比公开账目显示的负债更多,也更脆弱。主权风险水平上升,合同稳定性下降,监管政策发生突变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政策不透明

中国经济数据的不透明加剧了这些风险。《华尔街日报》调查发现,涉及土地销售、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以及酱油产量等数百个统计数据被删除。荣鼎咨询估计,中国GDP可能被至少高估了10%,即1.7万亿美元。

获取准确信息困难是因为数据压制,这与政治压制紧密相关:根据修订后的《保守国家秘密法》中的“工作机密”条款,批评中共党魁习*近*平政策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要么失踪,要么被噤声。

全球金融体系依赖透明度评估价格风险,中共的选择性信息屏蔽构成系统性风险。当政策制定依赖有缺陷的数据时,资源错配问题将加剧。习惯于在官方数据、独立调研和实地指标之间进行交叉验证的投资者,如今在寻求可靠数据时面临不确定性。

全球影响

这是中共内部治理的选择,却带来了国际层面的经济影响。推动低价出口压低全球市场价格,给其它国家的制造业带来盈利压力。这些获得了国家支持的企业往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使得自由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对手难以应对。同时,中共地方政府为解决债务问题,调整政策以吸引外国投资者。虽然此举能迅速带来资金,却可能对经济稳定和制度信任造成长期损害。

战略调整

中共的政策后果迫使外界改变与中共的互动方式,外资不能再简单将中国市场视为高收益、不受政治影响的投资地。必须重新调整风险敞口,特别应优先考虑政治风险、补贴不确定性,以及合作机构可能突发的流动性限制。

贸易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在调整利率、贸易政策或投资审查机制之前,必须对不可靠的中国经济数据进行独立核实。跨国公司有责任将运营韧性纳入其中国战略,为中共政策的突然转向做好规划,并在地方财政出现困难时,将潜在的地区性不稳定因素纳入考虑之中。

真实的成绩单

将中国经济描绘成具有韧性,实则是掩盖了其并非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的脆弱。人为操控的统计数据、政治驱动的信贷分配,以及逐渐加剧的财政枯竭,既不可持续,也不是良性发展。将官方说法当作事实会带来金融风险,并导致战略错位。

中国表面上看似稳定,这得益于中共精心编造的统计数据和严格控制信息的传播。但这种“稳定”建立在隐性债务和不透明的金融操作之上,其核心脆弱不堪。对于世界各国领导人来说,结论很简单:不要轻信中共的官方说辞,它不是对经济的中立描述,而是粉饰太平的关键战略叙事。

作者简介:

查尔斯‧戴维斯(Charles Davis)是一名美军退伍军人、有情报背景的讲师。他获得的军事奖项包括:两枚铜星奖章(BSM)、国防部军功奖章(Defense Meritorious Service Medal)、两枚荣誉奖章(MSM)、北约服役奖章(NATO Service Medal)、伊拉克参战奖章(Iraq Campaign Medal,ICM)、阿富汗参战奖章(Afghanistan Campaign Medal,ACM)、沙特阿拉伯解放勋章(Saudi Arabia Liberation Medal)和科威特解放勋章(Kuwait Liberation Medal)。

原文:The Illusion of Resilience: China’s Economic Recovery Masks Systemic Fragility刊登于英文《..;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一定反映《..;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104/230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