龅牙赵|一想到这样的人关注了我三年,我就不寒而栗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龅牙赵|一想到这样的人关注了我三年,我就不寒而栗
作者:

01

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郑智化的作文,里面客官在评论区说到了城市盲道被占用的情况。然后,我在后台收到了这么一条评论。

我没有精选出来,但是不代表我没有看到这条评论。不精选,不是怕他,是为了保护他,不愿意把他的头像和微信名暴露在评论区。今天我发这个截图的时候,也裁去了他的头像和名字,但是保留了IP。

保留IP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因为某个地域吵架,我从来不搞地域之争,大家都是中国人,人口都在流动,一个IP代表不了什么。我是为了证明,这条评论不是我自己为了制造话题发的,我在重庆。

发这条评论的人,后台显示关注了我三年,昨天是他第一次留言,留了两次,都是针对“盲道”这个问题发表的评论,内容都差不多。

02

我是学历史的,以前我们学习的从猿到人的标志,是直立行走或者制造工具。直到几年前我看到一个讲座,演讲者说,她认为从猿到人的标志,是一段愈合的大腿骨。

她是这么解释的。

作为直立行走或者主要依靠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来说,一旦大腿骨折就意味着失去了全部的运动能力和大部分的战斗能力,在自然法则之下唯一的出路就是等死。

因为腿骨愈合至少需要好几十天的时间,一个丧失了运动能力和战斗能力的人,不可能在野兽攻击和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存活那么久。只有你生活的这个族群,能够抽出力量来保护你和照顾你,才能保证你的腿骨愈合。

而这种照顾弱小、有同情心、互相帮助的群体,才能叫做人。

我惊呆了,随即表示认可。

03

很难想象,一万多年过去了,到今天,2025年,依然有人反对这种照顾弱小的理念,并且以之为荣,还要在公共网络平台上非常自信地发表出来。

从他的发言,所有人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出来,他是反对盲人出门的,原因就是盲人出行会增加需求,增加需求就要增加成本,增加成本就要让他产生损失。

按照他的观点,连盲道这种基础设施都不应该修建,因为这是一种浪费。他之所以还能容忍盲道,就是因为盲道的存在可以减少“内外舆论”。

所以,他的建议是,盲道就不应该修得好用,这样就能逼着盲人少出门。

盲人不出门了,那么就能减少全社会为了照顾盲人而修建的基础设置,这样就能节约很多钱。

而且,按照他的想法,一旦盲人外出了,就要“得寸进尺”地提出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不但要花钱,而且还可能产生“更多的舆论”。

04

看完他的这段话,我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反驳。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勺子出现一个洞的时候,你还能试图修理它,但是当一个勺子全是洞的时候,你就没办法修理了,它就成了另一个物品了,叫漏勺。

我也觉得,当某个人的言论全是槽点的时候,就完全不用想办法去反驳他了,因为他已经是另外一个物种了,就是族人的大腿骨骨折以后,他是绝对不会去救助的那一类物种。

说不定还要把受伤的族人当成食物。

这不是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应该说出来的话,不管他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不应该。

我不知道他是在哪里学到的这一套理论,是自学成才还是高人指点,我唯一希望的是,他不要再继续关注我,我很害怕这种人。

05

我可能是一个悲观的人,我觉得,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避免不了自己成为“老弱病残”的情况。

就我自己而言,我自认为那么强壮一个人,眼睛动过手术,当过一周的盲人,手骨折过,靠左手吃饭打字换衣服,肋骨骨折过,起床都要花好几分钟一厘米一厘米挪,跟腱断过,一只脚蹦过一段时间。

昨天在评论区里,也有不少朋友分享自己受伤的经历。

我们不要说什么悲天悯人的场面话,我们今天呼吁全社会善待残疾人,就是为了某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家人行动不便的时候,能够享受到这些帮助和便利,而不是被人居高临下地指责“你为什么要出门”。

我懂他们的心态,一旦他们开始指责“你为什么要出门”并且被你接受之后,他下一步就会指责“你为什么要存在”。

06

我一向不喜欢在评论区跟人辩论,我一直都觉得,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句话用重庆话读押韵一些),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我觉得很害怕的是,这样的人关注了我三年,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关注我三年究竟是要干嘛,从来没有讨论过历史,也没有聊过跑步,唯二的留言都是反对盲道和盲人出门的。

我不知道我的客官里有多少这样的人,但是我希望你们最好还是离我而去,去到你们同类聚集的地方,不要到我这里来威慑我。我胆小,经不起吓。

最后啰嗦一句,我对开口闭口就是“内外舆论”的人,也同样很害怕。

你都不让盲人出门了,你还担心个什么舆论……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读宋史的赵大胖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30/229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