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接连大跌后,上海金店的客流量断崖式下跌。(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黄金价格接连数日大跌后,上海市金店的客流量断崖式下降,沪金期货资金也出现“踩踏式离场”,最近两天资金净流出达70亿元(人民币,下同)。个别国家的央行高官看空金价的言论,则令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心金价是否已“见顶”。
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内,随着国际黄金价格从高点大幅度回调,中国国内的黄金市场也被一片愁云惨雾笼罩。上海黄金市场上,无论现货还是期货,从高点下跌累计跌幅都达到10%左右。
据财联社10月29日发布的讯息,沪金现货在10月17日历史性的突破1000元/克后,行情急转直下,到10月28日已跌到900元/克下方。沪金期货也出现“踩踏式”资金离场,仅10月28日这一天,沪金期货的资金净流出就高达55亿元。
本周三(10月29日),沪金止住了连续5个交易日的下跌开始反弹。当日现货黄金收于912.94元/克,与前天收盘价相比回升了1.82%;沪金期货较前一日收盘价也上涨了1.05%,收于910.88元/克。然而,当天的沪金市场资金仍然净流出15.71亿元。
财联社称,业内普遍认为,当前黄金市场仍缺乏利好催化并面对技术面破位的压力,短期金价的大幅波动还需时间震荡消化。
另一方面,在被称为“上海水贝市场”的紫锦城珠宝交易中心,各家金店的生意近日也同样遭遇了沉重的打击。
多家金店老板在接受陆媒蓝鲸新闻采访时都表示,最近几天店中的客流量断崖式下降,有金店老板感叹道:“金价最高的时候这里都要排队,跌了以后反而没人了,都在等继续跌。”
据陆媒报导,紫锦城共有6层,一楼以老凤祥、周大福等品牌金店为主,从二楼开始都是水贝模式的小规模金店。10月29日中午,不论是一楼的品牌金柜台前还是二楼以上的小金店,顾客都是“稀稀拉拉”,询价的客人都很少。这与高峰时期人流熙熙攘攘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金店老板告诉陆媒,金价波动对小件金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大件金饰的消费影响很大。
“我如果是前两天进的货,要是卖掉还好。不卖掉,放到今天我就亏了。”这位老板说,“卖黄金是一个利润很薄的事儿,我们主要走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一(10月27日)菲律宾央行官员发表了一番看空金价的言论,对一众正在为金价持续走低而忐忑不安的投资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以至于市场上开始有人表示担心金价是否已经“见顶”。
菲律宾央行货币委员会成员、前央行行长Benjamin Diokno在本月27日公开表示,菲律宾国家储备的黄金数量“已经过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直言:“难道不该卖出吗?若金价下跌了怎么办?”
资料显示:菲律宾央行目前的黄金储备在该国的国际储备总额中占比约为13%,的确高于亚洲多数国家的央行。而菲律宾央行是在金价处于约2000美元/盎司时,开始持续增持黄金储备的,到现在金价已翻倍。因此有媒体表示,如同广大投资者一样,Diokno有获利了结的想法也并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