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前美国海军军官指出,中共新建航母“福建号”存在致命缺陷,战斗力仅有服役近50年的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6成。(图源:中共官方军微)
两名前美国海军军官指出,中共新建航母“福建号”存在致命缺陷,战斗力仅有服役近50年的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6成。
“福建号”近期停泊于海南岛,预料将于数周内正式服役。曾在两艘美军航母服役的前海军上校舒斯特(Carl Schuster)与退役海军少校、前海军飞行员史都华(Keith Stewart)检视了“福建号”的飞行甲板照片后一致指出,“福建号”的甲板设计存在致命缺陷,严重限制了战斗机的起降作业。
“福建号的作战能力,仅约为尼米兹级的60%。”舒斯特近日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福建号”降落区与船身中轴线的夹角仅6度,小于美军航母的9度,大幅压缩了降落跑道与前方两具弹射器之间的缓冲空间。
此外,“福建号”的降落区长度过长,过于靠近舰艏的弹射起飞区,进一步压缩了已降落战机的重新部署空间。而且福建号前方的弹射器也比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更长。
这些设计缺陷意味着战斗机在甲板上移动、升降时,存在极高的碰撞风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放慢战斗机的起降节奏,以避免灾难性事故。
前海军少校史都华表示,航母作业是中共军方经验最空白的领域之一。他认为中共想追赶美军还想要很长时间。
他引用一句海军古老的谚语警告:“航舰的所有操作规章,都是用鲜血写成的。”这意味着每一条规定背后,都曾有人在飞行作业中重伤或死亡。
史都华表示,“建造一艘闪亮的新航舰固然很好,但我敢说,中(共)国是‘不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
今年9月,中共央视曾播出“福建号”航母的镜头“秀肌肉”,却自曝缺陷。从央视镜头画面中可见,舰载歼-15战机在降落时,必须从斜角甲板的降落跑道滑行至甲板右侧的整备区,过程中必然经过位于左侧舰首的一、二号弹射器区域。
而二号弹射器本身已侵入降落跑道,这意味着在有舰载机回落时,其它舰载机只能使用一号弹射器起飞,再加上战机调度动线与弹射轨道重叠,这等同于彻底丧失“同时起降”的能力。
军事类自媒体“海事先锋”分析说,这种设计缺陷直接影响航母的出击架次。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日均出击约120架次,“福特级”提升至160架次,而“福建号”却难以同步起降,实战中的出击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