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我看四中全会和习*近*平的大清洗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政党 > 正文
蔡霞:我看四中全会和习*近*平的大清洗
作者:

回过头来说,为什么张升民能补上中央军委副主席?因为军队是双首长制。一个中央军委副主席是管军事的,比如张又侠何卫东当初上去是管政工的。军队是政治建军。军队讲“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这个“党指挥枪”就是由政工部门来保证的。所以军队无论是军兵种还是战区,都有司令和政委两个一把手,这就叫双首长制。所以张升民补的是政工系统的军委副主席的缺。

[00:32:33]袁莉:还有一个大家也比较关注,比如说这次四中全会开除了14名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党籍。同时又递补了11名中央委员,这两个数据实际上都创下了中共全会的纪录。您怎么解读呢?

[00:32:51]蔡霞:我觉得按道理讲应该是缺多少就递补多少。因为中央候补委员多得是。除了有些人可能还在审查当中,问题还没有最后搞清楚。也许最后查清楚,那个人位置保牢了,中央委员职务也许还会保留,只是给个处分。所以,现在也没必要把所有缺额都递补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刚才讲过的——军队的八个中央委员被开除党籍和军籍,但军队这边一个中央委员都没递补。而军队的候补中委里,有些人排名靠前,本该递补上去,但这次反而跳过了他们,递补的是其他的。军队这块,他可能觉得掌握不住,干脆不递补军队的中委名额。所以这次递补的11个中央委员,全都是地方党政系统的人。我现在还不能确定这11个人的具体经历和政治背景,所以也不好说是不是全是习家军。但我至少知道,该递补的军队的中央委员,一个都没补。他为此不惜把军队打烂。

[00:34:21]袁莉:今年在不明白节上,您说如果习*近*平把经济搞垮了,元老们的日子也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会出来对抗习*近*平。我们当时已经谈过了,说元老们还有没有实力什么的,大家可以去听蔡老师在不明白节上做的节目。我下面还想再抬一个杠,就是习*近*平也不用把经济搞得有多好,就是把现在的势头保持下去。中国前些年还是给他积累了一些家底。像他说的,2035年实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然后,他就可以这样一直大权独揽下去,包括27年连任,他的执政合法性也不会受到太多的挑战。

[00:35:14]蔡霞:我觉得实际上,因为邓小平讲过2049年中国赶上世界上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习*近*平现在一下提前了14年,2035年。如果提前14年到2035年,现在的经济要发展得非常好才可以。可现实是经济非常糟糕。要不是经济这么糟糕,老人们就可以不用站出来干预他的这些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的时候,李克强已经去世了。李强已经当了总理了。李强当总理的时候,经济怎么也上不去,因为无论是李强还是何立峰,他们出的经济政策就没有能力把经济搞起来。2024年就不用说了。到今年,到现在为止,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失业问题、收入问题,包括现在公务员的工资都要减半了,央企、国企的人员都在往外吐历年的奖金和额外收入,连银行的职员也在往外吐钱,这都是体制内的人。

所以整个经济是很糟糕的,在经济很糟糕的情况下,才有老人出来干预。老人出来干预不是为习*近*平作政绩,而是保这个党不垮台。如果中国的经济下滑到相当程度,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可以讲共产党的统治是统治不下去的,它连续的执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往后看四中全会以后,在所谓的十五五的规划当中,能不能使经济有所起色,如果有所起色,说不定习*近*平到了2027年二十一大时,还要连任。如果经济不行的话呢,我觉得他想连任也连任不了。那个时候船本身就要给搞翻了,就由不得他的。

我现在的感觉是经济不好,大规模失业,人民收入不断下降,这就是民不聊生。现在是官不聊生和民不聊生,大家都不聊生。所以我的感觉,他后面实际上找不到连任的合法性。他是没有合法性的。

[00:38:01]袁莉:四中全会的公报里面说:“要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加大欠薪整治力度。”我没有那么了解党的中央文件,但是我觉得它能把加大欠薪整治力度,还有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写在四中全会的公报里面,也还是说明这个问题确实比较严重,是吧?

[00:38:29]蔡霞:对习*近*平是,过去他是不在乎这些东西的。他现在已经意识到经济实在是糊弄不过去了,否则不会有这些词。这也是我看这次公报的时候,感觉到欠薪问题是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失业问题是一个宏观数据可以看到的大问题。欠薪是一个具体问题,但是它把欠薪问题、失业问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民生保障问题,放在一起写,说明宏观和微观他都看到是有问题的。所以可以讲他感受到经济的严重性,但是他们没有能力真正把中国的经济搞起来。我觉得这13年习*近*平已经把中国的经济已经拖到垮的地步了。

[00:39:24]袁莉:对,但是现在美国还有全世界的对中国的认识不是这样,他们认为中国的科技非常厉害,中国的基建都搞得非常好。我已经在好几期播客里都聊过这个问题,而且这次四中全会一开篇就说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等等等。实际上对科技强国或者是科技治国还有挺大的期望。而且,说实话,中国这些年这方面确实做得比很多人——包括我自己——5年前想的都好。20年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中国的科技还有制造业能发展到这样。

我来问最后一个问题,还是那个终极问题——继承人问题,这也是大家非常地关注的。习*近*平会迫于压力和惯例推出一个接班人吗?

[00:40:31]蔡霞:我觉得是这样的。习*近*平迫于压力有可能提出一个接班人。问题是,他选的人一定是他自己满意、自己相信、自己信任的。这是第一点。也就是说,他不会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为他所相信。那他信任的人,他看上的人,真的是精英中的精英吗?很难讲。第二,凡是被确定为接班人的,马上就会成为未来的权力中心。党内就会出现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是习*近*平这个“老皇上”,一个是后面的“新皇上”。老皇上早晚要下去,新皇上迟早要上来。趁新皇上还没上去的时候,先把关系搞好。很多人可能就到接班人那里去投机钻营了。这立刻会动摇习*近*平的权力安全感。

所以,中国共产党在接班人问题上出问题,不是从习*近*平才开始的。毛泽东也好,邓小平也好,从来都没有把接班人问题处理好。每一次处理不好接班人问题,党内就会出现一波又一波残酷的清洗。我相信他会选人,但他选出来的人,只会引起党内不断的政治波动,不可能给这个党带来长治久安。因为这套体制没有制度性的保障,也没有权力的合法性。

习*近*平这些年来,因为不想要接班人,也没有真正建立中共官员队伍的梯队结构。邓小平当时还搞了“三梯队”——老、中、青三代接续,把党的事业一茬一茬干下去,人就要一茬一茬接上来。而习*近*平没有。他只是让自己看中的人,比如福建帮、浙江帮、军工帮、清华帮里的人去填空位,他没想后面怎么办。这样一来,共产党的继承性就没了。

所以所谓“接班”,对习*近*平个人来说,是保住自己的权力,找一个听话的人;用共产党的语言来说,“干部队伍”没有一茬一茬的梯队,即使习*近*平找到了一个听话的人上去,地方各省市也没有合适的人接班,共产党的根基就会塌掉。

也就是说,共产党讲的“接班人机制”,和习*近*平嘴里说的“接班人”,两层含义是不一样的。我相信,他会尽量拖,能拖多久拖多久。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会找。至于这个党能不能继续统治下去,我觉得根本不在他脑子里。这个问题,其实预示着共产党的危机就在后面。

[00:43:52]袁莉:对。这是一个列宁主义制度无法跨越的最大的危机。

[00:43:58]蔡霞:你就看《斯大林之死》那个电影。

[00:44:02]袁莉:太好看了。

[00:44:04]蔡霞:对啊,斯大林死了以后谁上来?他身边的那些人立刻开始互掐,就打起来,因为他没有制度性的安排。

[00:44:16]袁莉:我们请每位嘉宾推荐三部书或者影视作品,您有什么推荐?

[00:44:22]蔡霞:《斯大林之死》

[00:44:26]袁莉:这个电影我看了好几遍,看着真的又好笑又恐怖。

[00:44:32]蔡霞:对啊,所以我觉得需要大家去看一看的。

如果要推荐别的话,我觉得还有一个最近你们不明白播客做的成蕾,就是澳大利亚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那个女记者。她被扣上国际间谍的帽子,坐了三年牢。我觉得这个播客很值得大家好好听一听,了解共产党的血腥、残酷、黑暗和卑鄙。

尤其它里边有一个情节,那些看守她的人,其实那些看守也在坐监狱。因为看守不许和她讲话。她们自己也不敢随便走动,也不让讲话,要不停的就是跟囚犯相隔40厘米。就是说她也必须就站在她那个40厘米的位置上,绝对不能动。成蕾讲到有一个女工作人员可能闹肚子,因为没有人替换她,她就只能站在那儿看着,最后她就拉在自己的裤子里边。你什么时候看到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把工作人员当人看,他们不光是把成蕾那些他们所谓的犯人不当人看,他们连自己的工作人员都不当人。所以成蕾是坐监狱。而共产党的那帮干部其实也是变相的坐监狱。

所以共产党里面的黑暗,里面的残酷,我觉得是大家可以好好的从成蕾的亲身经历,她的回忆和她的回顾里了解到,看到一些东西。当然,我听了是非常难过的,觉得没有听过的人最好听一听。关于这些,成蕾也已经有了英文的书了。

[00:46:25]袁莉:对,在季风书店有卖的。不在DC的人可以去季风书店的网站上邮购。我从头到尾看的,她写的真的非常的好,特别特别多的细节。真的还没有一个人把中国共产党的监狱写的这么细微,我看了真的是又难过,但是又同时不停地说“哇!”

[00:46:51]蔡霞:共产党内部的残酷,内部的血腥,超出常人的想像。

[00:46:58]袁莉:好,谢谢,谢谢蔡老师,谢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不明白播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101/229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