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联合国上个月重新对伊朗实施禁止武器销售与弹道导弹活动的制裁,德黑兰似乎正加紧重建其弹道导弹计划。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与欧洲情报机构最新消息,自9月底联合国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启动以来,多批来自中国的过氯酸钠已陆续运抵伊朗阿巴斯港。
消息人士指出,首批货物于9月29日抵达,包括约2,000吨过氯酸钠,这是中程常规导弹固体推进剂的主要前体。此次采购正值伊朗在6月与以色列爆发12天冲突后,导弹库存遭大量消耗,显示德黑兰正积极补充战备。专家表示,这些物资足以制造约500枚导弹,而伊朗原本计划每月生产约200枚导弹,意味着战后的重建任务十分紧迫。

专家表示,这些物资足以制造约500枚导弹,而伊朗原本计划每月生产约200枚导弹,意味着战后的重建任务十分紧迫。图:翻摄自X账号@Currentreport1
CNN利用船舶追踪数据及船员社群媒体讯息,追踪了多艘被认定运送过氯酸钠的货船航程,包括已被美国制裁的“巴什特号”、“巴尔津号”、“埃利亚纳号”及“阿尔塔万德号”。部分船只刻意关闭AIS系统以掩盖行踪,显示运输行动的不透明性。消息人士称,这些船员多受雇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而货物运输涉及幌子公司和部分合法企业,其中多家中国公司已被美国制裁。
虽然过氯酸钠并未明确列入联合国禁止出口清单,但它是高氯酸铵的直接前体,而高氯酸铵则为禁用氧化剂,专家认为此举仍可能间接支持伊朗的导弹计划。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 CNN询问时表示,中国“一贯按照国际义务和国内法律法规对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强调中国反对制裁与施压,致力透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自4月底以来,类似货物运输已多次发生。据情报来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曾于今年5月购入1,000吨过氯酸钠,并于6月运抵阿巴斯港。而4月27日阿巴斯港也曾发生由过氯酸钠引起的大规模爆炸,造成7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虽然过氯酸钠并未明确列入联合国禁止出口清单,但它是高氯酸铵的直接前体,而高氯酸铵则为禁用氧化剂,专家认为此举仍可能间接支持伊朗的导弹计划。图:翻摄自央视新闻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运输行动反映伊朗正迅速重建导弹库存,同时美国与以色列也在补充拦截器和弹药。米德尔伯里国际研究学院东亚防扩散计划主任杰弗里·刘易斯表示,这是一场敌对行动暂停期间的重新武装竞赛,双方均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好准备。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受制裁伊朗的重要外交与经济盟友,不仅购买大量伊朗石油,还与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反对重新实施制裁。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透过不透明的运输系统、幌子公司以及“暗船队”运输受制裁物资,与此前运送石油的模式类似,显示其在维持与伊朗合作的同时,试图规避国际压力。
专家提醒,随着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启动,联合国对伊朗的限制将更加严格,但过氯酸钠未被明确禁止,可能给出口国留下法律解释空间,使这类供应行为在法律层面仍具有灰色地带。

伊朗的导弹库。图:翻摄自兵器世界观

在美国对俄罗斯与伊朗加强能源制裁之际,一张横跨欧亚、暗中运送被制裁石油的“影子舰队”(Shadow Fleet)网络逐渐浮出水面。图:翻摄自X账号@jurgen_nauditt

自9月底联合国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启动以来,多批来自中国的高氯酸钠已陆续运抵伊朗阿巴斯港。图:翻摄自X账号@nexta_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