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7年,黑莓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50%以上。如今风光不再
现在世界上的科技巨头基本上都在美国。曾经,我们加拿大也有世界上顶尖的科技巨头:北电(Nortel Networks)和黑莓(BlackBerry)。但是,我们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去了它们的辉煌,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北电成立于1895年,曾经长期是全球电信设备的霸主。然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电信需求急剧萎缩,北电的收入从300亿美元暴跌至不足100亿美元,负债高达120亿美元。更致命的是内部治理问题。2003年爆发的会计丑闻震惊全球。2009年1月,北电申请破产保护,资产被苹果、微软等瓜分,3.3万名加拿大员工失业,养老金计划亏空27亿加元。
北电的教训在于:科技企业不能仅靠短期泡沫繁荣,而需注重战略创新和内部治理。一旦失去技术领先,国家经济和就业将遭受重创。
与北电类似,黑莓曾是智能手机领域的王者。成立于1984年的Research In Motion(RIM,后更名BlackBerry),凭借实体键盘和企业级安全系统,在2007年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50%以上。市值达750亿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视其为“国家安全工具”,因其端到端加密而拒绝更换iPhone。黑莓的Push Email功能让它成为华尔街和政府机构的标配。
然而,2007年苹果iPhone的问世改变了游戏规则。黑莓创始人傲慢地称iPhone为“玩具”,忽略了触摸屏和App生态的革命性。公司坚持实体键盘,系统基于老旧Java,App Store仅7万款应用,而iOS和Android已超百万。2010年推出的触摸屏Storm因操作不便被用户诟病。2011年全球网络瘫痪事件进一步打击声誉,市场份额从50%跌至16%。
黑莓的教训是:科技企业必须敏锐捕捉市场趋势,构建开放生态。忽视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将导致快速边缘化。更重要的是,黑莓的核心安全技术虽未完全流失,但其衰落让加拿大在移动通信领域失去话语权,凸显了科技主权的重要性。
如今,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正面临类似困境。作为全球半导体领导者,英特尔曾主导CPU市场,但近年来被台积电和AMD超越。2024年,其股价腰斩,代工业务每年亏损20亿美元。
川普(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8月22日宣布注资英特尔,将《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资金转化为股权投资。这笔89亿美元换取9.9%股份的交易,让政府成为最大股东。川普强调一分钱未额外支出,所有收益归纳税人。
从北电和黑莓的教训看,美国注资英特尔绝非一时冲动。首先,在科技竞争力层面,芯片是AI、5G和量子计算的基础。注资可推动英特尔研发先进工艺,提升自给率至20%以上,避免像北电那样因技术落后被甩开。与黑莓类似,英特尔需构建生态,政府股权可督促其与英伟达合作,抢占AI高地。
其次,国家安全是核心驱动力。芯片涉军用和情报系统,英特尔技术若流失,可能被中共国或对手利用。川普政府担心英特尔出售代工业务间接惠及华为等,因此通过股权获得否决权,确保技术“锁在美国”。这不同于加拿大对北电黑莓的漠视,体现了主动干预的智慧,也开辟了一条政府支持关键企业的新路。
北电和黑莓的衰落警示我们:科技企业需警惕泡沫、傲慢和治理失误,而政府不能袖手旁观。美国注资英特尔,正是吸取这些教训的体现。它不仅维护竞争力,还保障国家安全,在全球科技博弈中占据主动。未来,类似行动或将成为大国策略常态。唯有如此,科技才能真正服务于国家安全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