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19日,以色列安全部队人员在戈兰高地查看一个疑似的伊朗导弹残骸。(Michael Giladi/Middle East Images/AFP via Getty Images)
西方情报机构透露,在联合国(UN)宣布对伊朗重启制裁后,伊朗迅速扩大从中国进口导弹关键原料,以重建军备。据多方取证,参与导弹前体运输的供应链高度隐秘,并有多个遭制裁实体涉入。
美国媒体CNN周三(10月29日)报导,欧洲情报来源表示,自9月底UN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以来,已有数批过氯酸钠运抵伊朗阿巴斯港。过氯酸钠是伊朗中程常规导弹固体燃料的主要前体。
消息人士说,相关货物自9月29日开始抵达,总计2000吨过氯酸钠,是伊朗在6月与以色列发生12天冲突后,向中国供应商采购的。据信,此举是伊朗重建其耗尽导弹库存的一部分。参与运输的几艘货船和部分中国实体均已遭美国制裁。
UN对德黑兰重新启动的制裁包括,伊朗不得从事任何与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相关的活动。此外,UN要求成员国必须阻止向伊朗提供可能助其发展核武器运载系统的材料。专家认为,发展弹道导弹的材料亦涵盖在内。
CNN利用船舶追踪数据和船员的社交媒体信息,追踪了情报来源确定的几艘从中国港口向伊朗运送过氯酸钠的货船航程。
报导表示,自4月底以来,许多船只已在中国和伊朗之间多次往返。消息人士说,这些船员受雇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他们定期发布的社交媒体帖子显示了航程中的停靠点。其中包括已被美国制裁的“巴什特”(MV Basht)货轮,该轮于9月15日离开中国珠海,9月29日抵达伊朗阿巴斯港,之后返回中国。
“巴尔津”(Brazin)号货轮也走了类似路线,于10月2日从高栏港出发,10月16日抵达阿巴斯港,并于10月21日再次驶往中国。
“埃利亚娜”(Elyana)号货轮于9月18日离开中国长江港口,10月12日抵达阿巴斯港。据西方情报部门透露,另一艘名为“阿塔万德”(MV Artavand)号的货轮于10月12日离开中国六横港并抵达阿巴斯港,其AIS跟踪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显然是为了故意掩盖行踪。
欧洲安全部门消息人士认为,存在一个黑暗舰队,同时也涉及多个空壳公司,用以持续向伊朗输送过氯酸钠。此外,也有一些表面正规的公司参与,包括两家在4月被美国制裁的公司。美国表示,它们参与了“一个代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采购弹道导弹推进剂成分的网络”。根据情报来源的信息,大多数涉事公司位于中国大连。
中共为伊朗的长期盟友,购买被制裁的大部分伊朗石油,对抗美国的单边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