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家人权组织于周二(10月28日)发布报告披露,俄罗斯军方通过香港空壳公司网络规避制裁,大量采购加拿大关键技术,估计总价值达到数百万美元。
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CFHK基金会)与罗尔‧瓦伦堡人权中心(Raoul Wallenberg Centre for Human Rights)联合发表一份调查报告,题为“战场的后门:香港如何将加拿大技术输送至俄罗斯战争机器”(Backdoor to the Battlefield: How Hong Kong Funnels Canadian Technology into Russia’s War Machine),其中分析了战场鉴识资料、香港公开纪录,以及俄罗斯海关的三年数据。
报告作者塞缪尔‧比克特(Samuel Bickett)表示:“随着全球局势变化,加拿大应该挺身而出,发挥领导作用。”
声明指出,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西方先进技术转运中心,这些技术被输送到莫斯科和其他敌对政府手中,其中,部分加拿大技术通过途经北京统治的香港的供应链,已最终流入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报告指出,“在乌克兰战场上缴获的俄罗斯武器中,多次发现含有加拿大技术,这些技术经由香港的供应链流入。我们分析发现,这些零组件只是加拿大流入俄罗斯的大量商品的一小部分。”
根据俄罗斯海关纪录,共发现153批源自加拿大、经由香港转运的技术货品,总价值达255万美元。
据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于2024年7月发表的调查,香港在全球对俄制裁期间扮演了规避角色,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总部位于香港的公司已向俄罗斯运送“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受制裁技术”。
不过,目前“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加拿大公司故意参与或知情技术被转运到俄罗斯,用来支援战争行动。
报告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加拿大的制裁和执法行动反应不够快,未跟上形势,因此无法有效阻止技术产品通过香港流向俄罗斯。
文件指出,相较于七大工业国(G7)盟友,加拿大对于打击像香港这类规避制裁的中间环节关注不足。渥太华尚未对香港商人及与俄罗斯有关的中介机构实施制裁,而这些对象早已被美国与欧盟列入制裁名单。
报告还指出,加拿大的制裁程序繁复,难以及时采取行动,需经多个审批环节,可能让业者有足够时间转向新的空壳公司并恢复业务。
此外,出口商对商品离开加拿大后的用途几乎没有“压力”去追踪,而加拿大边境官员对跨境商品的监管权限也非常有限。
加拿大于2024年8月规定,银行必须向该国的金融情报和反洗钱机构“加拿大金融交易与报告分析中心”(FINTRAC)报告疑似规避制裁的行为。渥太华还在今年稍早宣布了首次根据对俄罗斯的制裁规定展开的逮捕行动。
乌克兰政府曾呼吁香港采取措施,防止俄罗斯利用该地区规避制裁。
但港府表示,只会依照中共外交部指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制裁措施,不会落实其它国家单方面实施的制裁。
报告指出,香港拒绝执行全球对俄制裁,等同“为非法业者在当地设立据点开绿灯”。
报告中提出多项建议,旨在确保加拿大商品不被用于支援战争行动。这些建议包括:依照加拿大现有的法律和规定,将香港列为“高风险司法管辖区”(即列入“黑名单”);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审查与香港有关的资金流或交易;并追究涉及规避制裁的加拿大制造商的责任。
原文:Hong Kong Shell Companies Used to Funnel Canadian Tech to Russian Military: Repor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