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对于人工智能(AI)浪潮的热情与质疑交织之际,全球知名对冲基金巨头Coatue Management依然坚定看多AI。尽管外界频频将当下的AI热潮与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Coatue认为,这一轮科技革命具备更加深远、结构性和可持续的特征。
Coatue:AI并非泡沫,而是长期生产力革命
在一份日期为10月16日、近日广泛流传的内部演示材料中,管理规模达540亿美元的Coatue表示,其研究了过去400年间超过30次资产泡沫事件,并从采用速度、杠杆程度、市场集中度等30余个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基金承认,当前AI市场确实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龙头企业估值庞大、资本支出高于互联网时代、AI应用增速放缓、数据中心扩张趋缓、厂商融资比例上升等。然而,Coatue坚决反驳了“泡沫论”。
报告指出,AI技术的渗透速度甚至快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普及初期;虽然资本支出飙升,但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现金流,而非过度举债;市场集中度高并非负面信号;当前科技巨头的市盈率远低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水平。同时,AI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并非完全可量化,其间接效应(如员工效率提升、运营成本下降)可能被低估。
Coatue援引亚马逊和Shopify的财报电话会议指出,AI浪潮正在推动电商与广告业务增长;甚至在科技以外的行业,如卡车运输公司C.H. Robinson及房贷机构Rocket Cos.,AI应用同样显著改善运营效率。
基金预计,未来5至10年间,AI投资所带来的利润增长将支撑持续投入,并赋予经济新的增长动能。Coatue为“AI繁荣”情景赋予了三分之二的概率,认为AI将提升生产率和GDP,同时抑制通胀、推动科技股继续领涨;而泡沫破裂导致市场崩盘和经济衰退的风险仅占三分之一。
根据该基金第二季度的13-F报告,其投资组合明显倾向AI赛道,主要持仓包括CoreWeave、Meta Platforms、Amazon.com、GE Vernova及Microsoft,同时持有约5%的Constellation Energy、台积电及英伟达(Nvidia)股份。
旧金山:AI狂热的“1990年代既视感”
《金融时报》评论指出,旧金山的经济生态早已脱离美国其他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热潮以来,湾区在房租、收入及增长速度上长期遥遥领先。如今,当AI取代网页成为新叙事时,这种“繁荣孤岛”现象再度上演。
记者描绘称,从旧金山机场驶入市区的路上,几乎每一个广告牌都与AI相关——新建的高端住宅与办公楼林立,窗内闪烁的电脑屏幕背后,是沉浸在代码与模型中的年轻工程师们。三十年过去,氛围几乎如出一辙,只是“互联网”变成了“人工智能”。
三大不同:资本密集度、能源约束与融资结构
分析人士指出,AI与上世纪的互联网浪潮虽有相似的狂热氛围,但其内核差异显著。
第一,AI是高度资本密集型产业。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只需搭建一个网页即可参与,但AI的发展依赖庞大的算力、数据中心与基础设施投入。美国企业今年在AI相关数据中心与计算设备上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3420亿美元,远超1996年至2001年间美国电信公司总计4440亿美元的投资节奏。按照当前AI算力消耗速度,至2030年全球累计投资或接近7万亿美元。
第二,能源已成为AI扩张的关键约束。
不同于90年代,AI训练与推理的能耗极高,未来投资路径将取决于电网升级、核电扩容、可再生能源替代及油价走势等因素。能源瓶颈使AI产业的资本回报周期更复杂,也对政策和能源转型提出新挑战。
第三,融资结构更健康。
与当年依赖高杠杆债务融资的电信与互联网企业不同,今日的AI巨头多为现金流充沛的盈利公司。微软、Alphabet、亚马逊和Meta等拥有雄厚资金,因此不太可能重演WorldCom或Global Crossing式的崩溃。这一结构性差异减少了系统性风险。

(示意图)
潜在隐忧:泡沫回声与市场结构风险
尽管基本面更稳健,但市场结构中仍出现了“历史的回声”。Apollo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指出,自川普今年4月宣布关税调整以来,罗素2000指数中亏损企业的股价表现竟优于盈利企业,这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现象如出一辙。
这类中小盘企业覆盖软件、生物科技、医疗、能源及通信等多个领域,均在押注AI转型。这说明AI概念的外溢效应正推动整个市场情绪高涨,即便部分公司尚未实现实际盈利。
Slok警告称,若AI泡沫短期破裂,其经济冲击可能远超2000年,因为如今美国居民持有股票的比例更高,财富效应更易传导至实体经济。
结语:理性繁荣与未来考验
总体来看,Coatue与多家机构均认为,AI带来的长期生产率红利仍未被充分反映,尽管短期波动或难以避免。AI革命的经济结构、能源依赖与资本模式均不同于过去的互联网时代,但投资者仍需警惕估值过热、供电瓶颈及就业冲击等潜在风险。
正如报告所言:“AI将以无数方式重塑经济,但90年代的回声依然值得我们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