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吃”两字掀众怒!于朦胧事件后,程青松(左)丑闻全曝光。(图/翻摄自微博)
在于朦胧事件震惊娱乐圈的同时,另一个名字也被推上风口浪尖-程青松。这位曾以犀利影评与“金扫帚奖”闻名的影评人,如今却被网友挖到几乎“底裤不剩”。从饭局疑云到私讯骚扰,从权色交易到冷血发言,一连串爆料让他昔日的“文艺清流”人设彻底崩塌。
一、从放映员到“金扫帚先生”:程青松的影坛之路
程青松出生于重庆,年少热爱写作,17岁便开始向杂志投稿。高考失利后,他在当地电影院当了整整九年放映员,一边放片、一边学电影,据他自述看过上万部影片,也因此磨练出一双“毒眼”。
1995年,他终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成为电影圈的一员。早年,他以影评人身份闯出名号,更创办“金扫帚奖”,专门评选年度“最烂电影”与“最失望导演”。这个奖项一度被视为业界的“清醒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外界开始质疑他的评选标准主观、偏颇,甚至夹杂私人恩怨。
很多人一开始佩服他敢说真话。但随着年头一长,他这个奖项越来越变味。大家发现,程青松评的片子,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片子真的差,而是因为“他不爽”、“他主观”、“他搞私仇”;久而久之,这个奖项从“犀利”变成了“恶心”。
尽管争议不断,程青松仍靠着“敢说真话”的标签出书、开展、办活动,风光一时。但在2018年前后,有关他私生活的传闻,开始在业内悄悄流传。

程青松创办“金扫帚奖”,久而久之,这个奖项从“犀利”变成了“恶心”。(图/翻摄自微博)
二、从文艺导师到“圈内𫫇男”:骚扰与潜规则指控
在于朦胧离世事件发酵前,程青松早已因“不堪聊天记录”被人诟病。多名网友晒出私讯截图,显示他频繁私聊年轻男生,使用“老婆”、“宝贝”等昵称,甚至提出露骨要求。有被害人称,程青松常以“推荐进圈”“介绍资源”为由,暗示对方需“付出代价”。
一位曾与他合作的年轻演员更实名爆料,称遭受程青松精神压迫与言语暗示。消息曝光后,该演员账号被限流,内容几乎遭清空,引发外界怀疑是否遭“封口”。

程青松常凭借“导演”、“制片”身份,经常给长相俊秀的男生发私信,用“老婆”、“宝贝”称呼人家,深夜骚扰,甚至提出各种不堪入目的性暗示。(图/翻摄自微博)
此外,网友发现程青松社群关注名单中,多为俊秀男孩,甚至有人尚未出道。这种行为被嘲为“选妃式追星”,令人侧目。
最具争议的,莫过于他曾公开宣布与年轻男友恋情-年龄相差达33岁。这段关系一度被批评为“权力与年龄的交易”,让他“文艺导师”的形象瞬间崩坏。
三、“饭局风波”引爆舆论:程青松疑云四起
原本这些传闻可能会随时间淡去,直到于朦胧离世,一切重新被翻出。于朦胧是公认温柔、内敛的演员,突然离世让外界震惊。官方以“排除刑事嫌疑”结案,但网友并不买账。有人挖出当晚“饭局”照片,发现其中两名男子外型与程青松、极光光极为相似,怀疑他们与事件有关。
面对质疑,程青松连发多条微博澄清,强调“红发不在场”、“约饭有证据”,甚至报警自清。然而,他拿得出“傍晚的证据”,却无法交代凌晨的行踪。更离谱的是,于朦胧事件爆发当天,他在微博写下两字“好吃”。这句话与他过去面对他人坠楼时的冷血发言如出一辙,让网友怒轰“毫无人性”。

于朦胧事件爆发当天,程青松在微博写下两字“好吃”两字,让网友怒轰“毫无人性”。(图/翻摄自微博)
四、公司割席、名声尽毁:从“清流”到“臭名网红”
舆论风暴越演越烈,北京卿欢国际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随即发出声明,宣布与程青松、极光光等人解除一切合作关系。这份“切割声明”被视为对他行为的公开否定。
曾经的电影评审、业界评论人,如今成为众矢之的。网友形容他“扫帚在手,却没扫自己”,甚至直言“他不配再谈电影”。从高调批评业界乱象,到成为乱象之一,程青松的坠落可谓一场现世报。
五、报应来了:真正该清扫的,是人性与良知
程青松过去曾自诩“敢骂不怕得罪人”,以为自己是娱乐圈的“清流”。但如今外界看到的,是一个滥用权力、骚扰新人、冷血自私的中年人。即使面临群嘲,他仍照常发文、装作无事,没有歉意,也没有反省。然而,正如网友所言:“不是所有跌倒的人都值得被原谅。”
娱乐圈需要的,不是表面正义的清流,而是真诚与干净。那些以文艺为遮羞布、以权力行龌龊之事的人,终究会被舆论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他手里的“金扫帚”,最该清理的,也许正是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