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是多事之春。
贾玲前脚刚凭借催泪大片《你好,李焕英》当上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杨笠后脚就因为代言Intel产品再次深陷舆论漩涡。
![]()
3月18日,英特尔发布关于杨笠推广的微博,目前该微博已删除。
两个以逗乐观众为己任的女喜剧人,居然一人成了女性楷模,一人成了“煽动男女对立”的罪人,在2021年春天左右了国民情绪。
如果说玲式小品电影里的真情实感,包括她最后那一段显然是一边宣泄,一边带动观众情绪的“领哭”,是她获得群众真金白银支持的不二法门,那么,笠式脱口秀里同样也是带着宣泄意味的对男人的嘲讽,却为她招来攻讦。
![]()
“男人普通且自信”可谓是2020年最出圈的句子之一。(图源:脱口秀大会官微)
由于前者捏住了更普世的亲子情的命门,而后者却让部分人感到被冒犯,乃至愤怒,于是两位女谐星走入截然不同的境地。
成也国民情绪,败也国民情绪。
2
杨笠代言事件还在继续发酵,在分歧出现的那一刻,微博上立刻出现了“抵制杨笠”和“支持杨笠”的两大阵营,厌恶她的观众们有组织有规模地到她代言的卫生巾直播间里“狙杀”,另一边自然也当仁不让,以保护姐妹之势奋起反击,赶去对骂。
![]()
“支持杨笠”的微博广场不少女性发声。
如果说前者队伍里大部分都是女人们以为的不优秀的“小吊子”、“蝈楠”,后者这支被部分男人称作“田园女拳”的队伍,成分构成显然要复杂许多,从“低阶”女性小粉红,日常不仅围猎男人,还围猎别的,到“高阶”女权知识分子,平时以高屋建瓴的观点著称的男女意见领袖,应有尽有。
去年在《脱口秀大会》上调侃男人“普却信”的杨笠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今时今日居然成为这场口水战的海伦——古人把引发战争的过错推给红颜祸水,今人依旧会把键盘之争的矛头指向一个具体的女人。
这是一场观感极其诡异的对战。从文字呈现上乍一看,这场理性之声对战群氓的狂欢背后,无疑是性别之争,但事实上,并没有一个自诩理性的女权人士原本就认为,男人和女人是对立的。
![]()
女权主义者贝尔·胡克斯的书籍《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
无论是抵制方,还是支持方,我最大的疑惑在于,抵制她,抵制什么呢?抵制她代言,出镜,说脱口秀?如果她以后不说男人了,还继续抵制吗?不过因为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向来都爱抵制这个,抵制那个,这次我也没有觉得太意外。
反倒是某些喊著口号支持她的人,我更不明白了,到底是在支持她什么呢?支持她再接再厉?那么,要是她如果以后不说男人了,就像其他演员一样说些无关痛痒的话题,还支持她吗?
3
其实大部分女权博主的态度很明确,“支持杨笠”的根本目的是为女人们赢取话语权,表明自己绝不会因为某些她们看不起的男人跳脚了就在舆论场上认输,她们要让这个社会承认女性声音和诉求的重要性;要鼓励其他女性,勇敢地表达姐妹们会支持你;要告诉那群习惯女人低眉顺目的男人,趁早从爹味儿的梦里醒来。
相当站得住脚。
![]()
这条杨笠象征着女性能否发声的评论获得了高赞认同。
但是,如果杨笠(或其他)作为一名女权人士,说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女权们还会像现在一样,以女人帮女人的姿态支持她吗?大家支持的到底是她有发声的权利,还是她有帮着自己骂男人的权利?
更诡异的是,有些女人们自己也怕“误伤”友军,会刻意说明,优秀的男人不会被杨笠那句话冒犯到,只有“小吊子”才会。这其中逻辑漏洞之大令人发指,优秀的男人真的不会被冒犯到吗,还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被冒犯?
![]()
不少人认同优秀男人是不会因为杨笠一句话跳脚的。
而且,他们为什么没有被冒犯到,是觉得自己不普通吗?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不普通呢,谁不是普通人呢?这一串套娃问题还可以继续。
不过,显然,最重要的是,优秀男人,按照当下语境,应该是指成功男人,说白了就是既得利益者——而并非更有同理心,更温柔体谅,更宽厚的男人——按道理来说,既得利益者不更应该是所谓父权社会下侵占女性所要求的资源、权利、利益更多的人吗?怎么这时候他们又成统一战线了呢?
4
任何想要改变现状的思潮、运动,瞄准的都是权威,是某种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现行法则,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退却,并无法从根本改变畸形的本质。
更何况,如果自以为是的理想主义者本身就乐于向强者谄媚,那这场女权、平权的运动,最终想要的是什么?
![]()
©一川月白Lina
经此一役,以后或许会有更多女人们愿意坚持己见,抒发对男性的不满,而本还在鸡贼摇摆的商家,或许也敢于启用更多女性代言人,哪怕她因为身上的某些标签被男人讨厌。
这看起来像是一次阶段性的“胜利”,一次没有真正的血腥却又着实血腥的“胜利”,或许也是目前女性作为一个群体,能为某个已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代言人争取到的比较好的结局?我不知道,我希望是。但隐忧总是有的,因为“失败者”只是暂时被压抑了,不同性别间的矛盾会继续积累。
发觉奇怪在哪儿了吗?说来说去,还是性别——因为目前可以暂时畅所欲言,而不被封禁的,只有性别议题。
所以就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骂男人骂到狗血喷头,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有大量粉丝的女性名人,连代言卫生巾的权利都有可能被一群施展荡妇羞辱的人野蛮剥夺的困境。
![]()
网友通过咨询宝洁京东客服发现杨笠的宝洁代言已下架。
说到底,还是要回归为杨笠惹祸那句话,“你永远猜不透男人的小脑瓜里在想什么,你永远不明白为什么他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但他却可以那么自信”,这是原话,是没讲道理,是没举例子,是直接下了判断,是带着点傲慢与轻蔑,但,so what,吃女权红利也好,真情实感也罢,鸡汤也罢,咪蒙也罢,这平平常常一句笑话,怎么就挑起性别对立了呢?
这个疑惑熟悉吗——TA不就是发了几句牢骚,怎么就是不爱你了呢?TA不就是说了几句不满,嘲讽了几句,批评了几句,怎么就是不爱国了呢?
怎么就非得上纲上线呢?
明白了吗?
支持女性发声,本质上是在支持什么?是支持不向任何权力臣服与谄媚的言论自由啊,朋友们。
![]()
来源:枪稿
此前报道:
杨笠事件背后,代言下架、《吐槽大会》推迟,如此出名值不值?
在娱乐圈中,想要成名,始终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杨笠所承受的代价,恐怕是普通人难以承受之痛。
我一直都觉得,杨笠是个聪明人。善于利用性别对立,挑起男女矛盾,以获得足够的热度。
![]()
当然,在部分人眼中,杨笠在节目中声称“男人都是垃圾”,只是段子而已,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如果你非要找杨笠讨个说法,那这部分人只会说“你看,男人急眼了!”。
可见,无论你反驳与否,都已经摆脱不了杨笠的影响。

杨笠的成功在于对自己狠,说话做事不留余地。节目中,她信誓旦旦“男人都是垃圾”,甚至连“部分”、“一些”、“某些”等相对委婉的词,都没有出现。
显然,杨笠说的个例,就是说的全体男性。所以,我很佩服杨笠,敢说!
![]()
正是凭借此举,杨笠一战封神,在女性群体心中,拥有极高的声望,俨然是新一代独立女性的代表。
可是,女权威望的塑造,不是靠贬低男性获得。我也不相信,杨笠最初会有如此崇高的理想。
![]()
简单来说,她作为一名脱口秀演员,借助著脱口秀特有的讽刺属性,说出了“男人都是垃圾”这番言论。
![]()
目的是简单且纯粹的,就是挑起性别对立,制造热度,达到想要的炒作效果。
这是一种极其极端的出名方式,是以贬低男性群体、取悦女性群体而换来的。
![]()
在杨笠影响下,男女群体不出所料的,引发再一次对立。那么,这是否就说明,杨笠就可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还真不是,网友虽然是健忘的,但是与自身切实相关的事件,还是记得挺清楚的。
![]()
而杨笠凭借炒作出名后,肯定是要通过商业代言变现,否则出名毫无意义。
最近这段时间,杨笠接过不少代言,其中就包括男性群体为主的品牌代言。
结果可想而知,抵制声此起彼伏。
![]()
作为以男性消费群体为主的厂商,却请来对男性恶意最大的杨笠代言,英特尔这次被骂得不冤。
我们先看下杨笠的宣传词
![]()
![]()
“英特尔的眼光太高了,比我挑对象的眼光都高。”
明里暗里又再次把男性群体,讽刺了一番。说到这,不得不心疼广大男性,成了他人炒作热度的工具,还有苦不能说,说了就是直男发作。
![]()
目前,由于杨笠代言英特尔,引发男性群体抵制,品牌方已全面下架相关物料。可以说,杨笠曾经埋下的雷,最终得以自食其果。
![]()
值得一提的是,3月21日中午,吐槽大会宣布,由于剪辑时间不足,原定于当晚八点播出的《吐槽大会》第八期延播。
此事恰好发生在网友抵制杨笠代言事件期间,若说完全没有联系,逻辑上难以讲通。
![]()
尤其是此次延播,以“剪辑时间不足”作为理由,更加引人猜想。
正常节目录制,会提前半月甚至更久,《吐槽大会》第八期恐怕早已剪辑完毕。如今突然以“剪辑时间不足”延播,更像是受突发事件影响。
![]()
杨笠虽挑起男女性别对立,但还不至于遭遇封杀,希望只是虚惊一场。
文章最后,其实就是想说,人人生而平等,男女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请杨笠对男性少一些恶意,不要再把男性群体当做炒作工具。
![]()
这类无差别攻击的方式,只能赚取一时名利,并非正当可持续的营销手段。
如果还有人觉得杨笠没错,那若是把节目中的“男人”替换成“女人”,恐怕杨笠早就被围攻的销声匿迹了。
不是男人玩不起,而是不想沦为他人炒作热度的工具。
推荐阅读:
李诞刚感慨“今天是一个中国综艺史上的奇迹”下期就惨遭推迟这期吐槽大会到底说了什么?
上周的体育专场,让《吐槽大会》第五季再掀波澜。
中国男足和中国男篮的菜鸡互啄,笑值拉满,强势破圈。
![]()
前国脚、中国男足名宿、人称“范大将军”的范志毅,无疑是《吐槽大会》这么多季以来最让人惊喜的跨界嘉宾。
当#吐槽大会提起器#引起不少观众反感,范志毅却将提词器用出了脱稿的效果。(所以提词器没有错,关键看人怎么用)
词背得不熟没关系。
语气词顶一顶、小动作加一加,留一点气口给观众反应。
将稿子化用得相当自然,如同己出。
![]()
传说中的“自杀式吐槽”
时不时还有调皮的小动作,一直延续著喜剧表演的状态。
比起滴水不漏的专业脱口秀,反而更加好笑。

范志毅就像“脱口秀教父”罗永浩一样,他们的存在即脱口秀本身。
好笑到李诞伏地下跪,怪他入错行。
眯著本就不大的眼睛感慨:
“今天肯定是一个中国综艺史上的奇迹。”
![]()
无视规则,只想节目好看的诞总,追求的就是这么一天。
一个足够劲爆的选题。
让中国男足教育中国男篮,策划就足够“搞事”。
它既是对男篮的讽刺,也是男足的自我嘲讽。
所能击中的大众情绪,远比娱乐圈互撕来得深刻。
![]()
嘉宾出彩,稿子过硬,人均超常发挥。
除了范志毅,被他PK掉的男篮教练杨鸣,台风也相当稳健。
脸长得不比演员差,但是讲得比演员好。
![]()
专业脱口秀演员里,呼兰状态神勇。
吐槽周琦“大彻大悟”式打球——
“一花一世界,一分一篮板。”
满嘴漂亮话地就给人损了。

悉数过往战绩,一句“你记得,你在场上”,将骂人机器范志毅将得死死的。

无比丝滑的段子,明耳人都听得出来:
是懂体育的人写的。
由于体育总是和集体荣誉挂钩,《吐槽大会》办体育专场其实需要一定的勇气。
一不小心,就会伤著民族自尊心。
节目破圈之后,争议从不迟到。
前有男篮名宿王仕鹏,表达不满:
什么时候足球运动员都可以去评价我们篮球好还是不好?

后有中国足协,应景地发了一个纪律通知,其中规定:
禁止利用公共媒体挑起敌意。

还有知名足球解说员董路,急了。
连发多条动态,怒指上节目的范志毅们是任人摆布、没文化的小丑,而《吐槽大会》则是毫无社会责任感、坏透了的傻蛋。

眼看着,娱乐狂欢的性质就要变了,《吐槽大会》的居心就要不良了。
还好,(大部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种玩不起的心态,被人纷纷援引姚明的名言进行反驳:
兴你打成这样,不兴别人说啊。
央视网也下场评论,“范志毅们就讲了几个火爆段子,不必上纲上线。”
被放大和曲解的娱乐精神,才不至于走向失控的场面。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吐槽大会》不好笑被骂,太好笑了也难逃一骂。
热搜上得越来越多,赢得的尊重却始终有限。
和辩论、相声、说唱、访谈这些语言类亲友节目相比,《吐槽大会》处在鄙视链底端。
在路人眼里,被视作最没技术含量的一个。
不就是讲段子?不就是人身攻击?
没营养,很尴尬。
若这样一个节目,让自己喜欢的人和事遭受非议,那就更加罪该万死了。
博眼球,没下限。
![]()
当初它在通稿宣传、商业互吹的娱乐圈里,撕开一道裂缝。
让人看到层层包装下的明星们,有限的真性情;
谎话废话场面话构建的娱乐传播环境里,有限的真实感。
敢于自黑的明星率先吃到甜头。
随之,更多的明星、流量都愿意站上来,进行非常安全的“危险发言”。
《吐槽大会》又被诟病为“洗白大会”。
![]()
最关键的槽点是不提的,结尾肯定要找补和升华的。
请来的咖越来越大,尺度却越来越放不开。
品牌立起来了,《吐槽大会》也成为少有能持续五季之久的综N代。
如今,即使是节目的忠实观众,也会看出一个致命问题:
反复讲烂梗。
当黄奕一遍遍“嫁错郎”,从张雨绮那儿接下“看男人眼光不准”的人设招牌;
![]()
当阎鹤祥不带郭麒麟就无法形成“被郭麒麟抛弃没法说相声”的唯一槽点;
当秦昊一年之后还在讲张东升的爬山梗和机会梗;
当王勉黑幕、王建国炒cp、杨笠骂男人的梗,每期必提;
甚至同一个槽点在不同嘉宾的稿子里换着花样地反复提……
我们知道,能说的,就这么多了。
![]()
这不能说,那不能说。
几乎是国内语言类综艺的共同命运。
政策尺度首先设置了一道红线。
国外脱口秀的几大母题——性、种族、宗教等等,概不能提。
《吐槽大会》的第一期节目,被奉作综艺史上的尺度传说。
荤素不忌,然后它就被下架了。
![]()
娱乐话题、流行现象、家长里短,差不多是国内的脱口秀可以发挥的几大领域。
而《吐槽大会》,基本上只能围绕明星的私生活展开。
于是,与流量捆绑,成了节目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

即便如此,表达的束缚仍是无处不在的。
脱口秀被称为“冒犯的艺术”,但很多人只能看到冒犯。
人类的笑点并不相通。
你笑吐了,Ta生气了;你一笑而过,Ta当真了。
长期在一个严肃的、泛道德化的、自我阉割的环境里成长,很多人已经无法接受这种冒犯、解构以及略带攻击性的娱乐精神。
以及,极容易被笑料包裹着的那一点点真实和真相刺痛。
杨笠被举报攻击、体育专场引发的舆论都是例子。

杨笠算是被盯上了
与流量共舞,必会承受流量反噬。
狠人弹壳在节目里“认怂”,称自己唯一respect的就是当红idol。
不是怕idol,而是怕“粉丝老师们”。
![]()
此话一出,第五季的第一个爆梗诞生。
粉丝嘴有多毒,管的有多宽,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内娱环境里,流量明星各个都是伏地魔——不可说。
哪怕只是影射一下,都要招致粉丝们亲切的问候。
![]()
![]()
![]()
杨笠曾讲到王源抽烟,哪怕是在为他说话,也被粉丝无差别攻击。
一旦提及流量明星,节目组都要打上求生欲极强的花字。
R1SE张颜齐上节目,关于集体塌房事件,只字未提。
全程下来,只让人记住了一句“我真的不能讲”。
![]()
政策、观念、粉圈,压在《吐槽大会》头上的三座大山,让它只能谨慎呼吸,戴着镣铐起舞。
一边是十分有限的创作空间,一边是供不应求的创作内容。
脱口秀演员们灵感枯竭、发挥不稳的状态,本干稿人太过感同身受了。
![]()
“《吐槽大会》糊了。”
“《吐槽大会》越来越不好笑了。”
每个人都相信,这个节目已经到了气数已尽的边缘。
包括他们自己都这么觉得。
![]()
但最终,节目组还是决定抢救一下。
在隔壁《奇葩说》做导师的李诞,向前辈马东学习IP续命的方法。
那就是,拼。
第五季,从舞台设计就能看到支棱起来的决心。
钢丝网、铁笼子,格斗场的造型,预示著“打起来”的血腥氛围。
明星当主咖都要靠自曝程度争取,一到淘汰环节就临时多出来隐藏赛制。
什么1v1v1,Roast Battle,人人都要接受PK。
像极了我们这个内卷的社会。
![]()
赛制玩到眼花缭乱,并无人在意。
更关键的,是赛制背后,节目想要再突破一次的狠。
为此,他们找来了一个最佳吐槽对象,讨厌人界天花板,张大大。
看起来毫无攻击性的杨蒙恩,对张大大开启了真情实感的吐槽。
最后特别直给地设计了一个拿弹弓打他的桥段。
杨笠作为补刀选手,本来要替张大大回怼。
结果她直接反水,将枪口对准张大大一顿猛吐。
![]()
张大大自黑起来,也是最狠的。
拉票环节为了留下来,直接展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哭。

每个人亦真亦假的表演,把张大大有多讨厌,诠释到了极致。
嘉宾人选上,则请来了狠人Rapper弹壳、冷面记者易立竞、灵魂拷问者许知远、暴躁前国足范志毅。
事实证明,他们就是本季嘉宾里最大的惊喜。
比如易立竞吐槽李若彤:
为什么中年女性要追求少女感,那你让少女追求什么呢?中年富商吗?

不仅揭的是李若彤当年为了中年富商息影十年的短。
更讽刺了社会上追求少女感和嫁豪门的落后女性价值观。
她的气质、职业和圈中地位,比杨笠更能hold得住女权角度。
![]()
包括弹壳混不吝的江湖气,许知远的文化人吐槽,范志毅的海派调调。
都给这个节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但即便如此,李诞们心里都明白:
一切努力,都是在垂死挣扎。

在一个脱口秀文化土壤贫瘠的环境下。
他们能依赖的,只有偶尔押对的嘉宾、偶然制造的“奇迹”,暂时给这个节目续上一口气。
自我压榨,小心说话。
至于前路,他们能够掌控的东西并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