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荷出水清香嫩
薄纱如雾亦如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红娇绿嫩,超凡脱俗

风到卷涟漪
一望如霞绮

让人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亭亭净植
清新素雅

又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几分幽远,几分禅意,
很难想象,
它们出自一位72岁的美国老人之手。

老人名叫巴曼·法扎德,
并不是专业的摄影师,
因为喜欢荷花,
业余时间拍摄了41年。
为此,还得个“莲痴”的称号。


没有专业设备,
有的,只是傻瓜相机。
没有特别的技巧,
有的,只是阴晴雨雪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看到的这些绝美荷花,
便是他蹲出来的。


虽然,作品也曾被杂志转载,
也获得过摄影奖项,
但他依然很少在人前露面,
也没有办摄影展,
只是静静地拍着,
然后发到网上与网友分享。

有人问他:
为什么你能坚持一直拍莲花?
他说:没有为什么,
爱着,就去拍了。
不为名利,只因热爱,
便用一辈子做了一件事。

恰似一株莲。

有着莲的纯净。
入泥三分,出水三分,
只把临水的姿势,
淡泊成纯洁的写意。

静美无言,心如明镜,
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佛教传说里,
西方净土世界,开满了莲花。
它们长于淤泥,却不染尘埃。


三千尘世烦恼如尘埃,
一朵莲花,一个清静世界。
安静做自己,不惧岁月,内心丰盈。


有着莲的执著。
从遥远的1亿4千万前,
成为最早出现的开花植物之一;
历经冰期劫难,仍顽强存活。

你可见那睡上千年的莲子,
遇上新鲜的水和空气,
也能长叶开花。

沉寂时等待,花开时溢香,
衔泥而生,破水绽放,
不舍热情,不负生命一场。

又或许,是感动于生命本身的美。

就像沈从文,
曾经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咸宁。
虽然饱受折磨,
在给黄永玉的信中,他却说:
这儿荷花真好,
你若来看,一定会很喜欢的。


纯粹的美,温柔了岁月;
纯粹的美,抚平了不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惊艳;
清泉浴后花垂雨,白酒倾时玉满船的畅快;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柔情;
帘卷荷香,绮罗人在薰风里的清欢;


还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静与净。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愿做一朵莲,
立于半亩方塘之中,云淡风轻。
闻朝露而醒,倚清风而眠,
风来听风,雨来听雨,
哪怕荷残,风骨依然。

愿心事如莲,
坐一叶莲舟,赏两岸风景,
悲喜自渡,幸福随心。



















